CALM10周年·CALM TALK 193 | 本体异质结有机光伏器件的缺陷及改进策略 |
发布人:张妮 发布时间:2025-08-28 |
报告人:左立见 教授 主持人:钟洪亮 特聘研究员 时 间:2025年9月3日(周三)15:00-16:00 地 点:复材大楼A212学术交流室 报告人介绍:左立见,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于2009和2014年在浙江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和材料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2020年获得“青年千人”计划,并加入浙江大学。长期从事有机半导体及光伏器件的研究,在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和国际合作项目等,获浙江自然科学一等奖(2022)、中国化学会朱道本有机固体青年创新奖(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浙江大学2022年青年学者十大进展等。
报告摘要:有机光伏具有柔性、半透明等功能优势,应用前景广阔。然而,光电转换效率低长期以来制约了其发展。1995年Alan Heeger等人提出的本体异质结解决了电荷产生问题,却存在非辐射电荷复合严重、可控制备困难和效率-功能难以协调的缺陷。本报告将围绕如何克服本体异质结缺陷问题,讲述课题组近年来从基础原理到器件应用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主要包括:1)首次提出“稀释效应”机制,弥补本体异质结电荷复合缺陷,多次刷新单结有机光伏器件效率纪录;2)阐明“溶胀-渗透-相分离”成膜动力学原理,发展本体异质结形貌精确调控策略,实现大面积器件效率突破;3)提出选择性光吸收等多功能耦合优化范式和新型器件结构,实现了器件高效率和多功能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