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美团青山科技基金首款再生餐盒料制备低碳丙纶面料成果发布
发布人:张妮  发布时间:2023-12-07   

    外卖已经渗透到当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便利了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旧餐盒。人们都很关心,这些餐盒用完之后到哪里去了,会不会成为垃圾,或者造成塑料污染?在美团青山科技基金的支持下,来自东华大学的科学家们,创造性地提出把废旧餐盒通过加工改性,制备得到了超细旦丙纶纤维,并做成了具备快干功能的面料和T恤。


(图一:低碳丙纶面料T恤)

126日下午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一场由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团青山科技基金联合举办的成果发布会举行。美团青山科技基金项目总监田瑾,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管理体系服务副总裁方为民,无锡恒田高级副总裁姜延回等行业企业负责人,东华大学副校长赵震、先进低维材料中心“高分子材料碳中和”平台高级研究员、本次项目负责人李斌率团队成员及来自科研院、宣传部、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等部门学院的领导师生代表出席,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网的24家媒体记者,外卖平台、塑料回收企业、面料加工企业、设计师和品牌方企业代表近100人参会。会议由特邀嘉宾刘凝主持。

    赵震、田瑾在发布会上致辞,李斌汇报了项目进展并展示了面料成果,方为民为格林循环上海处总经理林泠、项目成员、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陈龙颁发低碳证书,赵震、田瑾为项目团队代表陈龙、先进低维材料先进中心研究员李慧、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马一春颁发纪念奖杯,消费者代表、可口可乐可持续发展总监徐佳韵进行了产品使用体验分享,田瑾、陈龙、林泠、王永刚、徐佳韵进行了圆桌访谈。

(图二:赵震致辞)

  赵震指出,低碳环保是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也是材料科学发展的新方向。再生丙纶的成功推广能够带动餐盒的高附加值利用,推动行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东华大学将积极发挥学科及人才优势,为行业提供更多创新思路、创新方案以及创新产品,为国家“双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图三:田瑾致辞)

    田瑾表示,废旧餐盒能够转化为再生丙纶面料,为减少餐盒污染,为消费者创造新的体验提供了全新的方式,是体现了“以科技为引擎,共筑绿水青山”的优秀项目案例。美团将继续大力支持这样的创新项目,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图四:李斌汇报项目进展)

据行业统计,每年使用的外卖餐盒已经超过100万吨,目前回收之后主要用在一些较为低端的应用。提升餐盒回收之后的应用价值,将能够大大提升废旧餐盒的回收比例。李斌在进行项目汇报中介绍到,“当我们考虑外卖餐盒的出路时,联想到20多年前,废旧饮料瓶被做成了再生涤纶面料,于是我们就在想,用聚丙烯做的餐盒,废旧回收之后是不是也可以做成再生丙纶面料”,李斌表示,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团队很快做了验证,结果显示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还存在一些挑战。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的马一春邀请了包括格林美、蒙泰高新、李宁以及英国翠丰等产业链的伙伴一起来开发。经过多方不懈努力,最终解决了再生餐盒料除杂、去味、纺丝以及面料生产等多个环节的技术难题,成功打通了“再生餐盒-切片-造粒-拉丝-织布-衣服”的技术路线,实现了从外卖餐盒到快干T恤的循环利用。

会上,方为民介绍了相应的第三方碳核算,“结果显示,与原生材料相比,减碳量可达73%,减碳效果非常明显”。用再生餐盒料制备的丙纶面料,具备天生的低碳属性,有望成为与再生涤纶并驾齐驱的可持续纺织面料,受到设计师和品牌商的青睐。


(图五:嘉宾圆桌访谈)

圆桌访谈环节,行业上下游专家还一起探讨了未来可持续纺织面料的发展趋势。嘉宾们提到,可持续纺织面料的研发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作,东华大学的科学家们为餐盒寻找了高附加值的应用,能够反向撬动塑料回收的产业链和带动消费者的回收意识,把餐盒变成面料是高技术的创新和突破。餐盒变面料对其他类型包装的回收利用也是一个启发,希望研发团队的科学家能把成果进一步放大放亮,应用到更广阔的场景。

据悉,中心持续探索科研组织创新,在坚持四个“面向”,立足“先进低维材料”研究特色,建设“高分子结构与动力学、精准化学合成、杂化功能材料、智能有机光电、特种高分子材料”研究平台,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问题推进系统研发的同时,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及教育部相应创新行动计划等契机,于2022年新建高分子材料碳中和研究平台。该平台重点关注高分子材料在整个生产、加工、使用以及废弃循环过程中关键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方案,正在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东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