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M TALK 147 | 凝胶应力起源:熵弹力与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
发布人:张妮  发布时间:2023-04-11   

报告人:陈全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3420日(周四)10:00

报告地点:复材新大楼A212学术交流室

主持人:刘庚鑫 特聘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陈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之后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继续博士后深造。于2015年回国成立独立课题组;于2016年获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2017年获基金委优青项目资助;于2019年获得日本流变学会奖励赏(1-2人/年),2021年获美国流变学会梅茨纳奖(Metzner Award)(1人/年);目前担任长春应化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中国流变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和高分子材料分析技术与表征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Macromolecules》、《Journal of Rheology》、日本流变学会志《Nihon Reoroji Gakkaishi》和《高分子学报》编委。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物理缔合和化学交联高分子体系的流变行为。

 

报告摘要:“熵弹性”是橡胶弹性理论的基础:经典橡胶弹性理论认为,应力主要源于“熵弹力”,即应变下网络链段构象熵的减少是亥姆霍兹自由能增加的主要贡献。实验上对于“熵弹力”的最直接证据就是模量相对温度外推到绝对零度时的截距Gint接近于0Pa,即Gint ~ 0Pa,然而对于高溶剂含量的水凝胶或油凝胶体系,高分子和溶剂相互作用对于模量影响的机制尚不明晰。近期Yoshikawa等人发现:四臂聚乙二醇水凝胶体系的模量对绝对温度外推的截距为较大的负值,即Gint << 0Pa, 该现象对于凝胶弹性的根源提出了质疑。Yoshikawa等人认为:PEG链与水分子相互吸引,应变促进了PEG链与水分子的接触,从而造成自由能的下降,并部分抵消了构象熵减少导致的自由能的增加,最终产生了负外推模量。然而,我们对该现象提出了新的机制:我们认为外推负模量的根源在于溶剂质量随温度的变化造成了网络链段刚性的改变,我们通过系统的流变实验论证了我们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