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等]美院士程正迪拿国际科技合作奖,回东华开设中心带博士
发布人:任振夏  发布时间:2016-04-20   

上海观察:美院士程先生拿国际科技合作奖,回母校开材料中心辟学术净土

 题图:程先生(左二)与母校大学生交流。    张兴柯 摄


    今天,刚刚获得新一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国际科技合作奖”的美国工程院院士程先生,回到了他的母校东华大学。这位国际高分子领域的领军人物,拿过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本可以请人代为领奖,但因为这是自己家乡授予的奖项,还是坐了十几小时飞机回沪返校。

    而第二天,他又要再坐十几小时飞机回去,只因周四周五自己还有课要上,“在美国大学即使拿了诺奖也要上讲台”。不过,程先生说自己在美已不再招收博士生,将工作重心转向自己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荣誉)的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将中心建成为多学科交叉的高端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机构。这位曾创建美国国家高分子创新中心的大学终身教授,要在这个新的中心带教博士。他清楚地告诉记者,与新中国同龄的自己,至今培养了84个博士,他希望至少再用10年时间为国家开辟这一片学术净土。


大学之道须有抗腐蚀力


    回到母校师生中间,程先生说起了大学。从中国到美国,除了“上山下乡”在黑河当过5年农民,他一辈子都呆在大学,笑言“好处是比较单纯,专心于教学科研。”

    在他看来,四书五经中《大学》的开篇句就把大学说得明白无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如今,整个世界都存在浮躁功利之心,大学必须有抵抗这种腐蚀的力量,必须是一片净土。

    不少师生觉得改变不了这样的大环境,程先生却说,如果自己的科研组是一片“小净土”,好多科研组就让院系变成了“中净土”,几个院校就能使大学成为“大净土”。作为教授,最终向社会交待的不是拿了多少经费、发了多少论文,而是带出了多少学生。作为美国院士,他坦言自己当了院士,贺信和鲜花一大堆,但不会长一分钱工资,而且学界对你的要求更为严格。

    因此,程先生总是以当年务农时的生活标准为参照,在生活上没有什么追求:一周7天都在学校,每天要回复学生发来的200多封电邮,至今仍在实验室动手实验,妻女只能在学校找到他,他16年没看过电影了。程先生只是算着自己教出了84个博士、40多个硕士,以及60多个博士后。他们走上社会,不是被动地受社会影响,而是主动地影响社会。


恩师待己之道再待弟子


    程先生是从数学专业转为材料科学,关键转折点正是出于他的导师钱宝钧。这位东华大学前身——华东纺织工学院院长、我国纤维高分子学科奠基人,也是一位教育家。

    当年,钱宝钧的家就在程先生宿舍附近,路过宿舍楼下的羽毛球场地,见程先生正与同伴打球,老院长停下观战,在休息片刻与程先生探讨起学术问题。程先生至今记得,钱老说过“高分子没有统计力学做不下去”。于是,在钱宝钧带领下,数学出身的程先生也加入了纤维团队,开始了跨学科研究之路。钱宝钧去世前3个月,这对师生还在联系。

    留学美国后,程先生导师是著名高分子物理学家Bernhard Wunderlich教授,他随导师参加学术会议,研究起贴在布告栏上的海报型学术报告,但当时还看不懂。谁知贴出海报的教授,虽与他素昧平生,却将海报揭下,移至客房床上,为这位博士生一图接一图地解释。程先生曾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导师和其他老教授,“您这样对待学生,学生该如何回报”。可得到的答案都较一致,那就是“将来你对自己的学生,也要像我们现在这样对你”。

    恩师待己之道,他日再待弟子,程先生也是带着感恩之情,算好当教授的良心账。他用数学语言告诉记者,如果每一个老师只传承80%给学生,那么4代人之后,学生能够接收到的,只是0.8的4次方,几乎就是没有了。许多美国高校在毕业典礼上都这样说:学校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你们——我们的学生。

    在他的研究组内,中国留学生们基本都是农村出身或从小县城走出来,没有“富二代”“官二代”。他们中,既有国际学科奥林匹克金银牌选手、国家集训队队员,也有来自非985、非211的院校毕业生。“如果他们进来时不错,出去时也不错,那只是我的失败。”程先生说,他们正处于人生道路上在校园里的最后一关,“我必须像父母一样把好关,学生超过自己才是最快乐的事”。

(记者:徐瑞哲,来源:上海观察  2016年4月19日)



培养出84个博士回东华创设中心

程先生:回母校带博士

2016年04月21日   07 版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徐瑞哲)前天,刚获得上海市科技奖“国际科技合作奖”的美国工程院院士程先生,回到母校东华大学。与新中国同龄的他,已培养出84个博士。他告诉记者,自己在美国不再招收博士生,工作重心转向自己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荣誉)的东华先进低维材料中心。这个曾创建美国国家高分子创新中心的大学终身教授,要在这个新的中心带教博士。
  程先生是国际高分子领域的领军人物,让他从数学专业转为材料科学的关键人物,是他的导师钱宝钧。这位东华大学前身——华东纺织工学院院长、我国纤维高分子学科奠基人,也是一位教育家。
  当年,钱宝钧的家就在程先生的宿舍附近,路过宿舍楼下的羽毛球场地,见程先生正在打球。老院长停下观战,在休息片刻与程先生探讨起学术问题。程先生记得,钱老说“高分子没有统计力学做不下去”。于是,在钱宝钧带领下,程先生加入到纤维团队,开始了跨学科研究之路。钱宝钧去世前3个月,这对师生还在联系。
  留学美国后,程先生的导师是著名高分子物理学家。他随导师参加学术会议,研究起贴在布告栏上的海报型学术报告,但当时还看不懂。谁知贴出海报的教授,虽与他素昧平生,却将海报揭下,移至客房床上,为这位博士生一图接一图地解释。程先生曾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导师和其他老教授,“您这样对待学生,学生该如何回报”。可得到的答案都一致,那就是“将来你对自己的学生,也要像我们现在这样对你”。
  恩师待己之道,他日再待弟子。在程先生研究组内的中国留学生,基本都是出自农村或小县城,没有“富二代”“官二代”。他们中,既有国际基础学科奥林匹克金银牌选手、国家集训队队员,也有来自非985、非211的院校毕业生。“如果他们进来时不错,出去时也不错,那是我的失败。”程先生说。